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2011
编号:13474074
临床药师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中国药房》 202011
     4.2 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

    制订初始抗感染治疗方案后,临床药师应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药学查房,评估24、72 h时的抗感染疗效,并结合患者感染的体征(发热情况、感染部位的变化)和感染疗效检验指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等)的改变,及时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临床药师应结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细菌培养结果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和分析,剔除明显污染的结果,如痰培养提示白色念珠菌、尿培养提示粪肠球菌、血培养提示表皮葡萄球菌等,综合考虑患者感染部位、临床感染症状的变化、感染指标的变化,结合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对初始抗感染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评估,据此建议临床医师是否需要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

    4.3 用药安全监护

    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临床药学查房时应重视开展包括药物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护、用药注意事项及出院用药教育等在内的用药安全监护。例如对颅内感染的同时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如必须使用,临床药师应建议临床医师增加丙戊酸钠的剂量。肺部感染患者在使用茶碱类药物的同时,应避免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因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能抑制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9 字符